新闻中心
NEWS
推荐新闻
服务电话
400-623-8518
189-1154-1391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央视大火祸起“换菜单” 质检员获轻判发回重审
央视大火系列案部分被发回重审,原定今天的开庭,因故被法院取消。
意外的发回重审,使已经刑满的被告人、央视大楼外墙供货、安装商,中山市盛兴股份有限公司质检员李书志仍要和家人铁窗相隔。他的律师告诉记者,发回重审是因为李书志被法院在法定幅度之外减轻刑罚,未获*高院核准。
法院减轻处罚的理由,是“鉴于本案特殊情况”。围绕“特殊情况”背后真相,记者展开调查。
央视大火案·回放
用不合格产品 外墙质检员获刑
按照二中院作出的判决,2012年1月9日,是李书志2年半刑期届满的日子。
李书志今年38岁,湖北麻城农民,曾在中国幕墙业的龙头企业中山市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打工。2006年12月任央视B标项目部质检员,2008年8月从盛兴公司辞职。
法院审理查明,盛兴公司负责央视新址B标幕墙设计、供货和安装。
2006年12月,盛兴公司与廊坊华能建材公司签订供货合同,由华能公司向盛兴公司承包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供应阻燃等级为B2级(阻燃)的挤塑保温板。
此后,盛兴公司擅自变更供货厂家,违规购进北京天匠建材公司未经检验的保温板并用于幕墙施工建设。
天匠公司、华能公司在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及检测手段均不合格的情况下,组织人员生产挤塑保温板,还从其他厂家购买挤塑保温板,在未经检测的情况下销售给中山盛兴公司,用于央视新址文化中心工程。
发生火灾后,有关部门检测发现,保温板的阻燃性能均未达到B2级。不合格的保温板导致燃烧范围迅速扩大,给之后的控制、救援、扑救带来困难。
李书志作为质检员,在未取得挤塑板的检测报告与合格证的情况下,未对产品进行检测,允许施工使用,其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案件发回重审 刑满仍要被羁押
2012年1月9日,李书志的妻子到看守所(注:不是监狱)接丈夫回家时吃了闭门羹。民警告诉她,李书志的案件已经发回重审,李书志仍要继续羁押。
她赶紧向律师求助。李书志的辩护律师、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立即向二中院核实,得到确认。
尹富强告诉记者,李书志被法院在法定刑幅度之外减轻了刑罚,按照法律规定要经过*高院核准。发回重审的原因是*高院认为量刑过轻,启动了审判监督程序。
尹富强说,涉案保温材料价值100万元。根据《刑法》,销售伪劣产品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应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法院对李书志的量刑明显低于法定刑。
法院减轻处罚的理由,是“鉴于本案特殊情况”。但“特殊情况”是什么,法院未做说明。
央视大火案中,“特殊情况”到底是指什么?就此,记者展开深入调查。
央视大火案·调查
建筑节能减排 不达标不得开工
据了解,李书志案发回重审,是因法院基于“特殊情况”作出的轻判未获核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殊情况”可能就是相关节能减排政策引起的外墙保温材料偷梁换柱。
“有机保温材料,是随着‘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成为市场主流。”采访中,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管张华(化名)告诉记者。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一年后,国务院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
住建部发出通知响应,要求各地“确保到201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基层住建委成为开发商的“监工”,从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这些文件,对房地产开发行业影响很大。”张华说。
有机保温材料 成节能减排主流
外墙保温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有机保温材料来源于石油制品,包括挤塑聚苯板、喷涂聚氨酯等;无机保温材料主要取材于石屑、玻璃,包括岩棉、矿棉、玻璃棉等。
有建筑行业十多年从业经历的某建筑公司高管李凌(化名)表示,2000年以前,我国只有无机保温材料,优势是防火性能好,缺点是保温效果差。这种材料10厘米以下的施工厚度,在北方难以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李凌说,2000年以后我国开始出现有机保温材料。它的保暖性能好、能够提高供热效率,随着“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迅速成为主流,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建筑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季广其表示,生产无机保温材料本身就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其生产过程的能耗高于生产有机保温材料的能耗。
而有机保温材料的*大优点是质轻、保温、隔热性好。而它的*大缺陷,正是防火性能差——易燃烧,并且燃烧时烟雾大、毒性大。
供货商移花接木
各方面失于监管
出于防火目的,**颁发《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防火材料等级分为A级(不燃)、B1级(难燃)、B2级(阻燃)和B3级(易燃)。有机保温材料虽然易燃,但添加阻燃剂后,能够达到B2级标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简单地说,B2级的有机保温材料虽然也会燃烧,但着火点不会扩大,且有毒烟雾少,有防火效果。
这样的设置看似无懈可击,但在实施中却成了另一个模样。
李凌坦言:“开发商都会对保温层的防火性能提出要求,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开发商还会要求使用有机保温材料。但有机保温材料是否加了阻燃剂达到B2级效果,‘看’是‘看’不出来的。”
在采访过程中,李凌一再抱怨开发商给的利润太少,“很多建筑商只能偷工减料。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偷偷使用未添加阻燃剂的有机保温材料。”
“不做阻燃加工,价格能便宜一半。但很多建筑商给开发商以及有关部门提供的试验样品,和其在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不一样。” 李凌说,这个环节往往被开发商忽视。“住建委、消防,按规定也应该查。但实际上,那么多工地根本查不过来。反正我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政府的人来查。”
央视大火案·尴尬
质检员没实权 发现问题没人理
调查一番后,记者似乎找到了法院所指的“特殊情况”。
质检员李书志,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公司没有为质检员配置专业的检测设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检查厂家的检测报告与产品合格证是否齐全。
他曾经多次向妻子抱怨:“我这个工作,只有职责,没有实权。”
法院一审时,李书志说,他在公司七年,时刻唯领导是从。
2007年7月,李书志就发现施工中使用的一批挤塑板与原来使用过的产品有明显差异。但工期紧,进货后没人通知李书志,这批材料直接上墙了。
李书志称,他向谷显树(项目部执行经理)汇报了这一情况,但总承包方和监理方都没提出异议,施工继续进行。他还多次在周例会上提出有的施工材料无检测报告和合格证的问题,均无果而终。
李书志为和家人团聚,从盛兴公司辞职。他没想到,2009年2月9日元宵节,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会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物燃烧*快的一例火灾”。央视大火发生5个月后,李书志在家中被抓。
禁令难禁
非阻燃“外衣”仍在销售
2011年,公安部已经发文要求民用建筑使用A级保温材料,而A级材料只有无机保温材料符合要求。
但记者日前走访建材市场及保温材料厂家发现,无机保温材料已经难觅踪影,一点火就着的易燃有机保温材料,仍在暗中大量销售。
专家称,这与我国目前的无机保温材料产量有限、工艺不能完全达到保温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非阻燃材料·禁令
公安部发通知
民建用无机材料
因保温层易燃导致的重大火灾,不止央视大火一起。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教师公寓如火炬一样被点燃,罹难者达58人。调查结论显示,失火建筑施工项目所使用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为易燃物。
事发后,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痛陈,聚氨酯泡沫等有机易燃保温材料,已成为当前火灾死亡的罪魁祸首。
2011年3月14日,公安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提到近年来发生的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等地的特大火灾,均因建筑外保温材料引起。
通知要求,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一律采用A级材料即无机保温材料。
2011年3月15日起,对已经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拆除;对已经审批同意但尚未开工的建设工程,应更改设计。
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杜兰萍明确指出:“这是事关中国建筑安全的根本问题。如果放松标准,B1、B2、B3三级(即各种有机保温材料)界定起来比较模糊,执行起来很容易大打折扣。”
央视大火已经过去3年,上海静安大火也过去一年有余,保温材料市场的情况如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非阻燃材料·调查
非阻燃保温板 仍在暗中销售
由于非阻燃保温板屡屡“闯祸”,2011年,本报记者多次到建材市场探访,均发现非阻燃保温板在大量销售。昨天上午,记者再次到本市多家建材市场暗访。
在回龙观建材城的板材区内,2011年大批堆放非阻燃保温板的区域,如今已经堆满木材和石材。这些商户的广告牌上,也已经看不到“保温板材销售”的字样。
但当记者提出购买保温板时,立刻有商家上前推销。其中一名店主从堆积木板的角落里,抠出一块约半平方米的保温板,称是样品。如有需要,他立刻从库房拿货。这种保温板,正是屡屡惹祸的非阻燃有机保温材料。
“要500块以下,现在就能提货。要得再多,可以预订。”这名店主告诉记者。
当记者询问为何不摆在明面上销售,这名店主讪笑着用“检查过”笼统带过。
记者以先带样品回去给领导看为由,买了一小块此种板材试验。发现用打火机的火焰便可点燃,燃烧时不断滴油,并会迅速蔓延,燃烧速度极快。
同样的情况在北七家建材市场、霍营聚龙城建材市场等多家建材市场出现:店里不摆样品,店主只有确认顾客要货,才会外出取货。
散户少量购买 搭建临时小房
禁止使用,为什么还在销售,这些非阻燃保温板流向哪里?记者走访多家商户得知,一般来说,客户从建材市场购买非阻燃有机保温板,基本用于彩钢房的内芯,搭建小型临时房屋使用。
在北七家建材市场,一名从事板材销售六年的商户告诉记者,大概在2008入冬前,一些做节能保温工程的工地,会购买非阻燃保温板在外墙包覆使用。但从2011年上半年后,就很少有大型建筑工地前来购买了。
“这东西一点就着,新闻里不老是说么,现在基本用做彩钢房内芯了。”该商户称,这种材料现在都是散户小批量购买,没听说过再有什么大买卖了。
保温材料厂 主要生产非阻燃板
上午,记者走访了昌平区白各庄的多家保温材料厂。
据厂家介绍,或许与如今楼市惨淡有关,目前各家工厂都处于销售淡季,除了一些固定合作的彩钢房生产厂家定期拿货之外,没有大批量生产。有顾客上门,才会按照订货数量生产。
这里的厂家大多是在2006年前后开始投产的。据销售人员回忆称,2008年前后销售*为火爆。从这些厂家的宣传资料来看,他们生产的非阻燃保温板,卖到海淀、昌平等地的近20个工地。
这些厂家均称,目前仍然以非阻燃保温板的生产为主,除非顾客特意提出要阻燃保温板。
非阻燃材料·难禁
无机保温材料 建材市场难寻觅
多数商家反映,阻燃保温板虽然也有人买,但销售情况远远比不上非阻燃保温板。
“要么价格贵,要么效果差,或者干脆价又高效果还差!”在聚龙城建材市场一位商家告诉记者,阻燃保温板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聚酯类保温板,其保温效果和非阻燃保温板接近,但价格比非阻燃保温板贵一倍。
另外一类,就是岩棉类的无机材料制成的保温板。但因售价高,保温效果差几乎难觅踪迹。
据了解,从防火性能上说,只有无机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才能达到“不燃”的A级标准。既然公安部已经明文要求民用建筑使用A级保温材料,为何市场反应仍如此冷淡?
价格低施工易 非阻燃材料横行
中国隔热绝音材料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岩棉这类无机保温材料,其实近一年来市场占有率还是比以往有所提高的。该人士分析说,由于公安部发文中只要求“进行抽查”,而不是“全面检查”,工程建设人员图价格便宜等原因,出于侥幸心理,仍然在继续使用B级的保温材料。
“对于无机保温材料未来的发展,要看将要出台的建筑外墙保温装修的新规定。保温层的安装位置、有机保温层防火性能提升等因素,也会*终影响外墙保温层材料的选择。”他说。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张延庆教授表示,外国早已停止使用有机保温材料,原因是有机材料不利于防火。国内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建筑使用有机保温材料,这是因为有机材料从价格来说要相对便宜,装修工艺简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施工速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专家说,限制无机保温材料使用的因素有几方面:一是无机保温材料的生产厂家少,产量有限;二是无机保温材料的固有缺点没有解决,保温性能不佳。另外岩棉等一些材料在搬运、使用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建筑商对其持保留态度。
●他山之石
高楼禁穿
“非阻燃”外衣
目前,岩棉和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德国法律规定,超过22米以上的建筑严禁使用有机可燃保温材料,大部分使用岩棉做外墙及屋面保温。在瑞典、芬兰等国,节能建筑大量采用岩棉制品。
美国20多个州禁止使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英国18米以上建筑不允许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
国外不少保险公司禁止给EPS保温建筑保险。
●相关新闻
建成“危楼”
须设醒目防火标识
2011年12月17日,北京消防部门要求,对于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的外墙,禁设广告牌、灯箱等高温用电设备;对于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的建筑,一律不得进行外墙电焊、切割等动火作业。对于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的建筑,产权单位或物业单位必须在建筑的醒目位置设立防火标识。
2012年2月10日,住建部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外墙采用有机保温材料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要按照有关规定梳理、检查和整改。
文/记者 徐超 付中
实习生 毛占宇
上一篇:装修必看 各类木材板材选购大全 |
下一篇:禁令难禁非阻燃“外衣”仍在销售 |